首 页 - 新闻中心 - 企业动态
深圳移送4宗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
发布日期:2016/3/11 9:26:56   作者:admin   点击:1900
 

      深圳特区报讯(记者 窦延文)今年以来,市区环保部门对茅洲河流域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。截至3月6日,共查处违法行为83宗,处罚金额394.5万元,其中按日处罚1宗,移送行政拘留1宗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宗。

      今年初,市人居环境委启动为期两年的深圳茅洲河流域环境监管执法行动,以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参与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战。

      按照统一部署,市区环保部门对茅洲河流域开展“点、面、线”相结合立体执法检查。“点”是对污染源进行突击检查,通过午间、夜间突击检查污染源排污情况。“面”是对茅洲河流域沙井片区重点工业区进行大检查,对区域内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检查,将检查存在嫌疑的企业列为重点检查对象,组织专家进行重点核查。“线”是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检测,逐一排查。

     1月4日,光明新区环保执法人员对新兴隆五金塑胶电镀(深圳)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,在该公司的总排口采集了水样。经过监测,水样中铜的浓度超标4.04倍,PH值超标0.97;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2.82倍。其中铜的浓度超过了规定的标准排放限值3倍以上。该公司已涉嫌犯罪,被移送公安机关。

     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该委将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,加大对茅洲河流域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:一是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源监管整治,关停、淘汰一批工艺落后、污染严重的违法企业。同时,在严格限制新增污染物的基础上,试点开展现有工业园区升级改造,引导产业集聚化、污染减量化发展。二是加快构建市区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的新格局,尽快修订《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》,实现市区环境执法的统一调度,统一行动,统一标准,统一尺度,统一力度,统一时效。三是有效提高茅洲河流域环境监管执法能力,深化机制体制改革,充分利用移动执法、全过程监控等科技手段,提高执法效能。

 
关闭打印